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

<th id="ridxn"><track id="ridxn"></track></th>
    1. <legend id="ridxn"><p id="ridxn"></p></legend>
      <rp id="ridxn"></rp>
    2. <em id="ridxn"></em>

      <th id="ridxn"></th>
      • 回到頂部
      • 13692101896
      • QQ客服
      • 微信二維碼

      光傳輸系統關鍵技術

      首頁標題    光傳輸系統關鍵技術

      光傳輸系統的實現需要廣泛應用電子學和光學領域的技術。首先,需要將網絡業務低速顆粒復用為光傳輸信號,將其成幀;其次,選擇適合傳輸的格式進行編碼,然后進行驅動和調制;最后,將其發送到光纖上傳輸到最近的光放大站點。完成這些工作需要解決許多關鍵技術問題,主要包括:IC材料技術、調制技術、提高光信噪比(OSNR)技術、色散補償技術、超級FEC等。

          (1)IC材料技術

          光傳輸網絡隨著脈寬或脈沖間隔的變窄,信號抖動和碼間干擾(ISI)對信號的影響也變得更差。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波形傳輸,就必須改善數字和模擬IC技術,以便高速、寬帶、低噪聲地對光波形進行回復整形和再定時(即CDR, Clock and Data Recover)。另外,IC功能的改良和功耗的減少是縮減成本的必要途徑。

          在系統中很多芯片需要采用InP(銦磷)材料,但是InP材料制作比較困難,同時由于芯片尺寸太小,使得與光纖的耦合變得非常困難,插損大。

          (2)調制技術

          目前主要有3種傳統光調制器:直接調制分布反饋半導體激光器(DFB-LD)、電吸收外部調制(EAM)、包括集成在DFB-LD芯片上的EAM和LiNbO3馬赫-曾德爾(MachZehnder)外部調制。這些調制器的應用領域是由他們各自的帶寬、啁啾脈沖和波長相關性所決定的。前兩種方式不適合高速系統,LiNbO3調制可以生成高速、低啁啾的傳輸信號,而且特性與波長沒有關系,被認為是40GbpsWDM傳輸系統的最佳選擇。

          40G調制格式的選擇是一個難題。目前有多種方式,例如NRZ碼、差分相移鍵控RZ碼、光孤子、偽線性RZ、啁啾的RZ、全譜RZ、雙二進制等等。從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,差分相移鍵控RZ碼(DPSK)顯得最有希望,這種調制方式的頻譜寬度介于NRZ和RZ之間,比普通RZ碼的頻譜效率高,可以改進色散容限、非線性容限和PMD容限,傳輸距離比普通RZ碼長。

          (3)提高光信噪比技術

          同10Gbit/sWDM系統相比較,40Gbps WDM系統有更多與光信噪比(OSNR)、色散、非線性作用、PMD等有關的尚待解決的問題。對于40 Gbit/s系統,為了要達到與10 Gbit/s系統相近的傳輸誤碼率,系統OSNR需提高6~8 dB。

          (4)色散補償技術

      從理論上看,色度色散代價和極化模色散代價都隨比特率的平方關系增長,因此40G的色散和PMD容限比10G降低了16倍,實現起來非常困難。由于小于100ps/nm色散容差很小,對于40Gbps的系統來說有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限制,所以,從系統靈活設計和經濟角度考慮,應采用可變色散補償器(VDC)進行自動補償。40Gbps傳輸系統的另一個很嚴重的制約因素是偏振模色散(PMD),它是由纖心的不對稱以及內、外壓力(如光纖的彎曲)所致。由于引入了雙折射,光纖中的兩個傳播偏振模經歷了群時延的微分(DGD),這導致了脈沖的加寬,即產生碼間干擾(ISI)并表現為比特誤差率的上升。

          (5)超級FEC技術

          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古老的技術,從1984年面世,至今才開始形成大規模的應用。隨著光速率達到40G,提高光信噪比的難度越來越大,成本和代價也越來越高,FEC就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實用技術。特別是對于40Gbps速率,采用帶外FEC已經成為關鍵的使能技術之一,不僅可以使傳輸距離達到實用化要求,而且在一些短距離傳輸系統上,可以避免實施昂貴復雜的有源PMD補償。

      2022年4月13日 17:29
      ?瀏覽量:0
      ?收藏
    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